读《春天记得叫醒我》有感
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,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,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?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《春天记得叫醒我》有感精选范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寒冬终将褪去,待春暖花开之际,请不要忘记将我唤醒,因为我明白也记得那个暖流渐至、万物复苏的时段有多么美妙与动人。我要去沐浴和煦的阳光,吮吸花朵的芬芳。唤起飞鸟与我相伴,忆醒思绪在我心间。我要朝着可爱的故乡点头,我要看着至亲的人儿欢笑,我要走在那曾经路过的小巷,我要拥抱这世上每一抹单纯的善良与微笑。
—题记
书页之中,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,我无法否认自己被一本书驯服了,我为它献上赤诚的热烈,它是如此的厚重,让一颗年轻的心情不自禁地沉沦——《春天记得叫醒我》。我用两个星期的时间,将这本书完整的读了一遍,其中有许多篇章让我很是动容,故而一读再读并将喜欢的句子或是段落摘抄下来。作为同龄人的我无法想象作者文学功底是这样的深厚,所读过的书也是如此的丰富。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善良细腻的情感思维。我没来得及与他相识,却也通过读这本书,认识了这个令我仰慕与敬佩的男孩子。
他一定很爱他的家人,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想法。在这本书中,他多次写到父母与老家的亲人。他在《不求回报的爱》中写自己的母亲,心疼她自幼无父无母,家境贫寒。又愧疚她好不容易生活有所改善,却为了自己而选择放弃事业,在家里整日操劳。他说:“书上说印堂有黑痣的人有福,可是,母亲把福都给了我们,她只有辛苦。”我差点流下泪来,我想起我的母亲,她也是这样,把自己的福都给了我们,留给自己的却只有辛苦与日渐衰老。
如此种种使得他十分疼爱自己的母亲,他会主动做家务,自己给自己做饭,在母亲疲累时给她捏肩,与母亲有争执时也总会尽量克制。他一直觉得自己为母亲做的太少,希望自己日后有所成就以此来安慰母亲这么多年的付出。
他在全文的最后说,“我一直默默地想着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有那么一天家境能够得到改善,让母亲不再那么辛苦操劳。”
少年人自有少年人的心境,十三岁的他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下《我用十三岁的眼光看父亲》里那个压力山大,却积极乐观、顶天立地的父亲,那个努力学习上网想要跟上时代的“大小孩”父亲,那个喝得醉醺醺却“烦人而有趣”的父亲,那个语态严厉变得“让人讨厌”的父亲,亦或是那个不接电话,迟迟不回家的“让人担心的小孩”父亲。他在自己的文章多次写到父亲带他读书,与他散步,教育他做人做事,引导他乐观努力。我想,作者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儿,成长为这样一个有才又有德的男子汉,其父必然功不可没。
他也很喜欢自己的农村老家,“过年自然要回乡下,乡下有乡下的温暖。”在我看来,这温暖除了为他守护着这个家的奶奶,“五爸”也占了一定的比例。他在多篇关于自己老家生活的文章中,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卖水果、干农活的五爸。他真的很细腻,他笔下“五爸”的形象生动而沉寂。在他写的文章《五爸》中。一个西北汉子的无奈与悲凉被他描述得出神入化,他留意到五爸通红粗糙的手,想到五爸一个人扛地里的农活,也察觉到五爸孑然一身,无妻无儿无女的落寞。他在文章的末尾说道,“五爸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从不与人说,但我能感觉得到。”中国人普遍含蓄,不善于表达情感,更何况是在大西北的这座凉城里生活着的人们。我想,五爸要是知道有个人明白他的难过,体恤他的辛劳,同情他的经历。并且在心里默默地支持他,鼓励他,大抵也会很欣慰的吧。
除了情感上的细腻与体贴,他还是个才艺超群且热爱生活的人。他喜欢读书,涉猎广泛。我注意到他每次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时,总会在末尾加上“多读书,读经典”这一条,可见其热爱程度。他还习惯于在书中思考和总结,并常常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,或是质疑。他在《那些让我难以忘怀的书》中写到,“我爱读书,爱读那些让我的心灵得以释放,灵魂得以升华,启发大脑思考的书。爱让我一步一步地觉察自我内心,引导我重视起培养自己的内在气质的书。”这一点,令我十分敬佩。一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人,总是能头脑清晰,充满理性,在前进的道路上闪闪发光。
他也喜欢画画,同时还赏画。书中有插入他的画作,我最喜欢的.是其中的一幅山水画:一山一水一小舟,一草一木一老翁。恬静淡雅,甚美。其次,我还对他赏析的世界名画《该隐逃离》印象深刻。他在详细分析完这幅画的整体布局以及人物细节后,总结到:“有人认为这幅画代表了希望,但在我看来,逃离说明他已经丢掉了希望。这同时也警示我们每一个犯了错的人——犯了错而不知悔改就会彻底走向结束,希望不再。”不得不说,他阐述其寓意实在精准与深刻。我读他写的字总是能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。
一个积极乐观,内心充满希望与善意的人总是能吸引人们向他靠近。我想,作者王耀栋就是这样一个人吧。读完这本书,我觉得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志存高远,抱负不凡,在此书中,他写的很多文章的末尾都是对自己的勉励与暗示。在《给心找个高贵的位置》中,他激情呼喊,“不要过度看重外界的阻碍,世上没有老路,看路都是别人的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方式。我们走自己的路吧。”在《我的理想》中,他深情自白,“尽管我不是志向远大的人,只想做一个有良知有底线的普通的中国人。即便是做一介孤独书生,我依然坚信大智大勇,愿浩然正气永远会加持我心。”在《灵魂的门槛》中,他悠然感叹,“青春易逝,我不想待多年后独自悔恨,不想让今日的梦想化为遗憾,今日的奋斗,愿尘埃落定时光过后化为光明,照耀我找寻自己的灵魂之门,愿行走在通往自己故乡的路上,纵使前方满是荆棘,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,这将是我活着的全部意义。”如此种种,无一不展现出他坚定的信念与不凡的抱负。
除此之外,他还是个三观正且善良的男孩子。他在《成为世界的光》中,就日本大地震事件网友近乎疯狂的言论一事说道,“面对自然灾害,生命都一样值得同情。无论如何,历史的屈辱是不能忘记的。可是,在天灾面前,我们难道不应该放下仇恨,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吗?”他也在《社会中的你我》一文中提出:“我们在社会上行走,应学会给予,给予他人温暖,给予他人包容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。”他还在《因小失大》中写下:“人生在世,谁都是一无所有地来,也终将一无所有地走,对自己的财富,得学会舍和散,周济他人,而不是一味地想着得到更多。”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说的就是作者这种心境吧!
我在此文中多次提到他的善良,除了我以上列举的文章外,《小议吃肉》这一篇更是将其这一特性凸显的淋漓尽致。读完这篇文章,我久久沉浸在他笔下的思绪中。想着这个因自己属相为牛,故即使吃起来原本觉得不错的牛肉,也顿时不愿吃的男孩。他介绍平凉羊肉泡馍做的好吃,下一句却是感叹羊的命运会因此不忍细想。他说,吃肉就是间接杀生。他还说,人们四处搜寻动物以满足食欲,看似慢慢进步、富有,其实是在向兽类发展。并质疑所谓提倡素食的人们,私下里是否真的做到不吃肉了。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越发的感知到他的细腻与坚毅,这些总是使我心生敬畏。
可当我顺着此文读到下面的注释时,我才突然想起这样一个男孩已经离世。我猛然陷入沉思,继而悲痛难言。我与他们父子素昧平生,仅通过看这本书,也许所感知到的还太少。更何况王老师所经历的失子之痛本就是常人无法体会的。
历经世事的人们常说,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。我愿意相信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比现在更好,更辉煌。他那么乐观,那么正义,那么阳光,那么善良,无论在哪里,都会是一颗璀璨的星,任性地闪耀,亮着自己,也照亮别人。因为他曾说过,“不用想,我一直就在这里,很近。我会变成夜晚的星星,在每一个夜晚发着清纯的亮光,你看不见,而我正在凝望,当我不在你身边,你要知道,我无论在哪里,都和你一起前行着,要是有一天,你觉得全世界都很讨厌。那么,我会让你知道,这世界的一切都值得你去疼爱。”
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zwtc/duhougan/2021-10-18 081818/411190.html